6月7日,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宣傳片《追光少年》正式推出。《追光少年》取材於清華大學學生興趣團隊“天格計劃”的真實事件,講述了學生團隊受到引力波探測的啓發,最後一個月克服重重困難製作衞星載荷併發射到太空探...
按照北京市衞生健康委、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的部署,1月10日下午1點40分,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20人核酸檢測醫療隊整裝出發,與佑安醫院醫療隊同仁,一同趕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地區燕達醫院支援新冠核酸檢測工作。
日前,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外科先後為超早產雙胞胎姐妹花成功實施動脈結紮手術,其中姐姐體重僅770g,妹妹體重僅560g,連續刷新國內先心病手術患兒的最小體重紀錄,標誌着我國在先心病救治上取得了新突破!
時至歲末,全國多地新冠病例零星散發,北京地區疫情形勢同樣不容樂觀,牽動着億萬國人的心。12月26日清晨,天剛破曉,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接到朝陽區衞生健康委緊急調令,需要立即組派工作人員前往位於望京的兩家社區進行核酸採樣,預計採集量近萬人。
12月18日-19日,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率隊赴雲南省大理州南澗縣,推進對口幫扶工作,大理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李琰陪同調研。12月18日下午,清華大學對口幫扶南澗2020年工作座談會在南澗縣舉行。姜勝耀一行聽取了南澗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口幫扶工作彙報,與南澗縣委書記吉向陽,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紹基等就深化對口幫扶工作進行交流。
近日,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一附院”)心臟中心在首席顧問專家、心臟中心主任吳清玉教授的指導下,由張明奎院長帶領心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一附院首例先心病合併嚴重氣管狹窄患兒的同期手術矯治,標誌着一附院心外科技術又邁上一個嶄新台階。
在清華擔任了四年多的德育助理,為話劇《馬蘭花開》落過淚,也多次與選調至西部的師兄師姐談起理想,陳劍楠自我歸納為“感性的奉獻型人格”。在清華多年的學習生活中,陳劍楠深受清華“又紅又專”的影響,他早早地便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服務於國家、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謝陳攀,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擔任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對口幫扶的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長塘鎮蘇光村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長。他用心貼近貧困羣眾,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實現了全村貧困人口出列。2019年,謝陳攀獲評深圳市“優秀幫扶個人”、“和平縣對口幫扶先進工作者”。
楊昊,2019年至今擔任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國際研究生院”)派駐河源市蘇光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期間鞏固完善“科技+教育+消費”三疊加扶貧模式。2020年,蘇光村全村貧困户達到脱貧標準,蘇光村完成了省定貧困村退出,實現高質量全面脱貧。
自2019年10月起,胡日查作為基層選調生來到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烏布力吾素嘎查(村)鍛鍊併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秉持“俯下身、沉下心”的原則,他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力求與羣眾交心達意,瞭解羣眾需求,解決羣眾問題。在上級部門,幫扶單位以及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之下,烏布力吾素嘎查(村)建檔立卡貧困户13户34人已全部實現脱貧。安全飲水工程、舊屋改造等改善...
從來到甘肅的那一刻起,王偉忠就如同一根修竹般在基層深深紮根,兩年的脱貧工作讓這個曾經略顯青澀的小夥子更加成熟,也加深了王偉忠對基層這片“茂林”的感情。
11月16日,在中國慈善聯合會、民政部慈善社工司和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機構的指導和支持下,由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清華偉新教育基金)共同組織的“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二期線下學習開學典禮在清華科技園學研大廈舉行。
他放棄高薪,堅守在川西高原的村小學支教,為孩子們打開看世界的大門;保住學校、招來志願者、點亮不熄的燈火,他讓一個村莊換了模樣;深耕教育11年,他始終踐行着支教理想,教育之路通向無盡的遠方。他,就是杜愛虎。
11月12日,由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共同主辦的“世界公益慈善論壇2020特別會議”在清華大學舉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論壇聯合主席陳旭,香港大學校長、論壇聯合主席張翔,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論壇聯合主席段崇智,聯合...
近日,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華信醫院)神經外科團隊緊跟國內學科前沿,不斷拓展內鏡神經外科診治範圍,將神經內鏡微侵襲技術的發展成果應用於腦室系統出血的重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
一附院心臟中心成功實施首例無導線起搏器(Micra)植入手術,標誌着一附院在起搏技術領域又邁上了新台階,可以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的需要,提供更加完美的疾病治療方案